瀲城探秘(2)
倘佯瀲城內(nèi)外,不僅可邂逅古代文化巨擘,還可看到幾處極富特色的古建筑。
位于村西不遠處的靈峰寺是一座千年古剎。這座始建于唐貞觀三年(629年)的寺廟,重檐歇山頂,氣勢恢宏,寺旁樹木掩映,清溪環(huán)流。素有“東天佛國,海上仙都”之美譽。寺內(nèi)現(xiàn)存唐宋石刻60多塊,上刻人物、獸獅、花草圖案,造形生動,風(fēng)格古樸。人物皆為力士,即護法神金剛造型。其個體矮小樸拙,壯實敦厚,面相圓凸,眼似銅鈴,胸部大而沉,腹部隆而突,雙臂向上托起,顯示力大無比,似有“泰山壓頂不彎腰”的英雄氣概。
瀲城還有一座齊天大圣宮,其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間的這座古建筑,供奉著“齊天大圣”神像,兩側(cè)對聯(lián)曰:圣地清風(fēng)水簾洞,大殿錦如花果山。大殿正面為大戲臺。每逢中元節(jié),這里要連演三晝夜戲,四鄉(xiāng)八里村民聚而歡度,形成廟會。人們愿望通過虔誠膜拜,供奉齊天大圣,換取風(fēng)調(diào)雨順,太平安定??梢衙篮迷竿?yōu)楝F(xiàn)實,得靠奮斗。1934年3月19日,中共福鼎縣委組織赤衛(wèi)隊和革命群眾600多人集中齊天大圣宮,發(fā)動了旨在打擊反動勢力的武裝暴動,給福鼎的歷史留下了光榮的紅色印記。
瀲城還有一個泗洲文佛石屋。這座建于宋代的占地僅幾平方米的石屋,卻把瀲城的文脈與詩仙李白扯上了關(guān)系。泗洲佛原本是唐代一位高僧,法號僧伽(628-710年),西域碎葉城人(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市)。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進入大唐涼州(今甘肅酒泉)傳授佛法。兩年后,到江蘇泗洲城傳法,為民治病,造福民眾,坐化后被奉為“泗洲大圣”,又謚號為“泗洲菩薩”。景龍二年(708年),唐中宗請僧伽大師到京城長安薦福寺(今西安小雁塔)當(dāng)主持,并封其為國師。李白父親李客是西域碎葉商人,此時正在長安經(jīng)商。聽說僧伽大師也是碎葉老鄉(xiāng),便帶8歲的李白拜僧伽大師為啟蒙老師,后來李白成為唐朝大詩人。故僧伽大師又有“泗洲文佛”之謚號。宋代是瀲城文風(fēng)鼎盛之時,瀲城人恭請“泗洲文佛”到境內(nèi),上香供祀,頂禮膜拜,除了祈求保佑平安之外,我想應(yīng)該還有希望文脈代代傳續(xù)之意。
瀲城,閩東沿海的一顆璀燦明珠。其“圍城”城門一旦洞開,深藏地腹的明珠便出土見天,迸射出五彩繽紛、令人驚羨的文明之光!
(本文史實參閱了《太姥文化》《福鼎史話》)
責(zé)任編輯:s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