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视频,亚洲无码免费资源网,亚洲免费三级由黄色网站,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亚洲国产日韩欧美高清片a,诱人的短裙教师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頻道 太姥山下

陳仕玲/葉欣《白鶴嶺圖》考詳

2019-07-21 16:37 來源:寧德網(wǎng) 陳仕玲

1

《白鶴嶺圖》

2

《白鶴嶺圖》(局部)

3

白鶴嶺 徐龍近 攝

清初畫家葉欣所繪《白鶴嶺圖》一軸,這幅山水小品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歷經(jīng)輾轉(zhuǎn),現(xiàn)流落海外,珍藏于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

《白鶴嶺圖》描繪的是寧德白鶴嶺官道周邊的景觀,畫面峰巒嵯峨,海天一色,生動傳神,令人向往。白鶴嶺自古即為寧德縣城之主山,風(fēng)水絕佳。武周長安二年(702年),復(fù)置長溪縣時,即以白鶴嶺作為長溪、連江兩縣之分界。白鶴嶺古道作為閩東北重要的人文勝跡,最早開鑿于唐代,南宋寶慶年間(1225-1227年),寧德主簿丁大全募集資金,拓寬白鶴嶺道,逐步代替了原先的南路官道,成為商賈仕宦北上江浙、南下福州的必經(jīng)之路。由于白鶴嶺官道特殊的地理位置,乾隆版《寧德縣志·卷一·山川》稱之:“石蹬崚嶒,迂回百折,盤空而上,至其巔俯而下視,直疑身在天上也。嶺道旁石壁峭削,上連煙霄。海上諸峰皆入憑眺,邑之大觀也。”故自北宋以降,計有鄧肅、王恭、林鴻、熊明遇、謝肇淛、徐勃(此字為火+勃)、梁章鉅、彭蘊章、江湜、謝章鋌等四十多位文人墨客,在過嶺之時欣然命筆,留下瑰麗詩篇。此外嶺道兩旁還遺留有十余處摩崖石刻,真草篆隸,各具風(fēng)采。而以繪畫為題材者目前僅此一例,昆崗美玉,倍加珍貴。

《白鶴嶺圖》為紙本設(shè)色,長度僅24.8厘米,寬度33厘米,畫家葉欣采用淺絳山水畫法,用筆簡約老到,境界高曠,且濃淡點皴雍容有度,深得元人筆意,不失為上乘之作。畫作由秦銓題寫引首:“山林窅冥,海水汩沒,移情之妙不在聲也。試從精神寂寞時,展視此卷,已覺一聲已動四座。芻言。”落款“秦銓觀”。左端留白處尚有張爾唯題跋:“此閩中白鶴嶺景,戚少保提師破倭處也。元老年翁曾官于閩,為言其勝,而榮木圖之,令人神為之往。”落款“張爾唯題”。全畫共鈐有三方印章,分別是右下端葉欣自鈐“榮木”朱文長形壓角章,左上方有秦銓“字存古”朱文圓章,張爾唯題跋下端亦有“爾唯”朱文方章。

由上可知,這幅古畫所涉及的人物共有四位,分別是葉欣、秦銓、張爾唯、“元老年翁”。除了“元老年翁”,其余三位身世均能得到考證。葉欣,字榮木,江南華亭(今上海市)人。流寓金陵,與龔賢、樊圻、吳宏、鄒喆、謝蓀、高岑、胡慥等遺民畫家齊名,合稱“金陵八家”。其畫學(xué)宋趙令穰法,復(fù)師同時人姚允在之意,能獨抒性靈,名噪一時。據(jù)有關(guān)文獻記載,葉欣性格特殊,為人孤傲,又不耐交,獨與名士周亮工友善。嘗為周摘陶潛詩作小景百幅,用筆楚楚,為世所珍,為此周亮工作百陶舫于閩署藏之。周在《名畫錄》中如此描述葉欣:“無子女,貌類閹媼,宜其性與人殊歟。”作為至交,評語可謂公允。

張爾唯,名學(xué)曾,號約庵,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清初名畫家。崇禎六年(1633年)副貢。據(jù)清陳康祺《郎潛記聞初筆·卷十三》所載,順治十一年(1654年)以兵部郎中外放蘇州知府。張學(xué)曾書學(xué)蘇軾,善畫山水,師法董源,出入于宋元諸家,喜仿元人筆,蒼秀疏簡。時與董其昌、楊文聰、程嘉燧、卞文瑜、邵僧彌、李流芳、王時敏、王鑒等名家合稱“畫中九友”,在當(dāng)時頗具影響力。周亮工《名畫錄·卷三》稱之:“畫仿董北苑(源)。辛卯秋,為余作數(shù)幅,極為程青溪(正揆)所賞。題云:‘此道寥寥,得其解者,唯約庵吾友。差足與語,不復(fù)多見矣。’”同時,張爾唯的畫作還得到過方以智、吳偉業(yè)、曹溶等大家的極力推崇。近人吳湖帆卻認(rèn)為張學(xué)曾“畫不甚佳,但尚雅馴耳。”

題跋者秦銓,又名秦嘉銓,字存古,吳縣西山(今屬江蘇蘇州市)人。明末遺民。清金友理《太湖備考卷十六·雜記》:“存古名嘉銓,邑諸生。明季以能詩名。”著有《既耕堂詩鈔》《尺牘蒙詁》。

根據(jù)張學(xué)曾的題跋可以大致推測,“元老年翁”籍貫應(yīng)當(dāng)在包括金陵在內(nèi)的江南地區(qū),曾經(jīng)任職于福建,并且姓元,或者名字之中帶有一個元字。查找道光版《福建通志·卷九十六·明職官》可知,明末福建省一級各衙門官員,還有福寧州官員,并沒有姓元者,僅有福建按察司僉事顧元鏡(歸安人)、費兆元(烏程人)。至于字號之中帶有“元”者,因為資料不足,無從查證。所以四人之中,唯有“元老年翁”的身世仍是一個待解的謎團。不過葉欣能夠留下這么一幅精美的《白鶴嶺圖》,我們還得萬分感謝這位老先生。

葉欣作為明末清初一位普通畫師,終生淪為布衣,貧困潦倒,且從未涉足閩地,所以他的這幅《白鶴嶺圖》只是根據(jù)“元老年翁”的口頭描述,加以想象構(gòu)思,所繪山川樓閣明顯具有北方特色??v覽全圖,其情其景與地方志中所記載的白鶴嶺古道有著天壤之別,但仔細(xì)揣摩,還是可以找到一些熟悉之處。畫中的白鶴峰形如白鶴展翼,秀拔云端。官道由兩峰缺口之處橫穿而過,山下起始處即為寧德縣城西門外半嶺,周圍還有一座青石牌坊,三間四柱,橫跨大路;一座類似于過路涼亭的建筑物,涼亭附近還樹立著兩塊石碑。牌坊、涼亭、石碑,這些物件與官道密切相關(guān),乾隆版《寧德縣志》就記載了西門外為寧德高游擊高滿鰲、閩浙總督李率泰所立的兩座牌坊。至于過路亭,白鶴嶺上下曾經(jīng)依次存在過御仙亭、驂鸞亭、茶亭、半嶺亭、跨鶴亭、天峰亭、御風(fēng)亭、界首亭等多座亭宇。根據(jù)圖中所處位置,這座亭子極有可能是始建于南宋嘉定時期(1208-1224年)久負(fù)盛名的跨鶴亭。由亭邊嶝道盤行縈曲而上,林木蒼翠,瀑流潺潺,將至山頂隘口,矗立起一道雄關(guān),城樓壯觀,旌旗飄拂,氣勢巍峨,這個關(guān)隘其原型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鶴嶺寨,是古代福州、閩北各府縣進入寧德的咽喉要塞。鶴嶺寨,又名白鶴嶺關(guān),嘉靖版《寧德縣志》記載:“鶴嶺寨,在一都白鶴嶺。宋建炎二年,葉儂入寇,邑人同長溪令潘中控扼于此,賊不敢進。”乾隆版《福寧府志》記載:“白鶴嶺關(guān),下臨絕壑,一線羊腸。”無論哪個朝代,鶴嶺寨只是一個據(jù)險而守的簡易軍事設(shè)施,由于元老年翁慎重提及白鶴嶺是“戚少保(戚繼光)提師破倭處”,以致葉欣大費筆墨,加以渲染。根據(jù)戚繼光之子戚祚國所編《戚少保年譜耆編·卷之三》記載,戚繼光與白鶴嶺并沒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只在剿滅橫嶼倭寇老巢、收復(fù)寧德縣城之后,揮師赴羅源、連江時經(jīng)過白鶴嶺。至于民間盛傳的“戚繼光白鶴嶺斬子”故事,曾經(jīng)有學(xué)者對之進行過考證,純屬子虛烏有。

按圖所繪,鶴嶺寨正門尚有一條由石階連接的道路,蜿蜒曲折,直達山下。這便是白鶴嶺的另一條主道,直通縣城南門外土堡亭,大約開鑿于明清時期。這條登山古道我們今天也可以可見到,它的位置就在南漈公園貝樂廣場附近,保存較為完整。

白鶴嶺官道最為引人注目之處,在于山海兼?zhèn)涞莫毺仄嬗^,這為福溫古道其他路段所不能比擬。當(dāng)行人翻越崇山峻嶺,進入界首嶺,抵達白鶴嶺頭之時,眼前豁然開朗,茫茫巨浸,白浪連天,縣城全景以及遠近島嶼盡收眼底,“山林窅冥,海水汩沒”,蔚為壯觀。明人王應(yīng)山贊曰:“(白鶴嶺)俯視海上,在履舄之下??h城視之,宛焉一鶴也。”何喬遠曰:“白鶴嶺百折盤空,山起人面,云生馬頭。”如此勝概,難怪“元老年翁”歸隱林下,仍然念念不忘!

吾友李懷涌曾發(fā)現(xiàn)一張百年前寧德縣城老照片,拍攝者正是站在白鶴嶺半嶺位置進行取景,畫面雉堞鱗塍,碧海云天,極目千里,宛如仙境。老照片與《白鶴嶺圖》二者完美結(jié)合,成為補充與延伸部分,使今人得以了解百年以前這座城市優(yōu)越的地理環(huán)境,以及豐厚的人文資源。藉此希望生活于這片土地上的蕉城人,能夠珍惜眼前優(yōu)越環(huán)境,關(guān)注地方人文歷史,進而加以研究保護,蔭澤子孫,造福千秋。

責(zé)任編輯:陳淑琴





返回首頁
相關(guān)新聞
返回頂部
寧德網(wǎng)簡介 版權(quán)聲明 聯(lián)系我們 加入我們

寧德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寧德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編號:3512014001 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1309374

廣告聯(lián)系:0593-283132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0593-2876799

寧德市新媒體網(wǎng)絡(luò)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寧德市蕉城區(qū)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

閩ICP備09016467號-17 網(wǎng)絡(luò)舉報監(jiān)督專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