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巴地村:“火鳳凰”振翅高飛慶新年
2月1日,正月初四,屏南巴地畬村非遺民俗活動“火鳳凰”如期上演。畬族群眾穿著民族盛裝,和漢族群眾一起載歌載舞過大年,“火鳳凰”在非遺傳承人的手中,滿載著美好吉祥祝愿振翅高飛,吸引八方來客前來觀賞。
據(jù)了解,巴地畬村火鳳凰是富達藍氏遷移到屏南境內(nèi)后,六七百年間自行衍化出的祭祀形式。群眾把炭火裝在鐵籠中高高升起并在空中舞動,形成鳳凰在空中飛舞的意象形態(tài),落下的火星隨著氣流攢動好比鳳凰撲扇著翅膀飛翔。
巴地村駐村第一書記薛居天告訴記者,鳳凰本是畬族圖騰,“火鳳凰”不僅承載著畬村群眾共同歷史記憶,也寄托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顒又?,傳承人將炭火拍碎,象征著來年坎坎坷坷都會被踏碎走過;將炭火升起,象征著今年的福氣旺旺,也預(yù)兆今年不會再有禍患;火星落下,象征鳳凰的羽毛飄向人間,給大家?guī)矸饰值耐寥篮兔篮玫淖8!?/p>
“火鳳凰”民俗活動已經(jīng)入選省級非遺,也是巴地村承攬屏南縣“文化古村游”系列線路等具體工作要求的重要元素。從福州返鄉(xiāng)過年的青年李勁告訴記者:“特意趕過來看的,感受傳統(tǒng)非遺魅力,活動非常精彩,寓意非常好,是一次非常難忘的文化體驗。”
來源:閩東日報·新寧德客戶端記者 張文奎 文/圖/視頻
編輯:林宇煌
審核:吳寧寧 林珺
責(zé)任編輯:林宇煌
(原標題:屏南巴地村:“火鳳凰”振翅高飛慶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