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探索從小抓起 霞浦一中將機器人教育引入課堂
陳鴻老師正在指導學生進行機器人操作。
寧德網消息(記者 茹捷 鄭雨桐 通訊員 陳清 文/圖)5月31日,在霞浦一中科技樓4樓的機器人實驗室,一堂特殊的選修課正在進行中。在課堂上,沒有傳統(tǒng)的教案,老師也不再一板一眼的在黑板上講解思路。整堂課,主要的教學工具是由模塊和電路組成的機器人。
當天正在上課的是該校初一年級的5名學生。設置好機器人活動的場地,在電腦上進行編程,對機器人部件進行微調……在孩子的熟練操作下,機器人逐一完成了“捕魚”“管道”“浮標”等設置任務。
很難相信這樣的操作是出于幾名才接觸機器人課程不到一年的孩子之手。
初一(三)班的黃晨軒接觸機器人課程才3個多月。以前參加過航模培訓班的他,在選修班上算是基礎不錯的孩子。為此,今年該校在選拔參加第十六屆福建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人員時,將他與同班同學陳亦璋并入一組。
作為該校初中組別的“獨苗”隊,兩名孩子不負眾望,從36支隊伍中殺出重圍一舉奪得金牌。
“取得好成績,一方面是現(xiàn)場發(fā)揮比較穩(wěn)定。另一方面,賽前,陳老師的集訓也使我們對機器人的賽制和流程有了更多的了解。”黃晨軒說。
黃晨軒口中的陳老師便是該校機器人課程的主要輔導老師陳鴻。這位孩子們眼中隨和的大姐姐,其實與孩子們一樣,接觸機器人的時間也并不長。
2008年,大學畢業(yè)后,陳鴻來到了霞浦一中。當時的工作主要負責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以及學校信息會考系統(tǒng)管理。2016年,學校提出決定嘗試開辦機器人課程后,陳鴻被任命為機器人課程的輔導老師。
“其實,剛開始我也是‘門外漢’,一切都是從零開始。”陳鴻告訴記者,剛開始她連機器人最基本的操作都摸不著頭腦,機器人拿在手中就像抓著一個鐵疙瘩,根本無從著手。
“自己都搞不懂,怎么教孩子?”為了進一步學習機器人知識,更好的完成教學工作,陳鴻積極參加各類機器人培訓,與兄弟院校進行交流,將所有的課余時間都花在了機器人課程研究上。也正是這股子韌勁,使得陳鴻實現(xiàn)了從“門外漢”到好老師的轉變。
在今年第十六屆福建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陳鴻所輔導的2支高中隊和1支初中隊都頗有收獲,2金1銀的成績創(chuàng)造了寧德市選手參加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綜合技能項目的歷史最好成績,也改寫了寧德市在該項賽事上零金牌的歷史。
“霞浦一中參加此項賽事的時間較晚。從2016年到今年一共才參加了3屆。但成績卻是三年三級跳。2016年,在第十四屆大賽中,我們只拿到了1銀2銅,今年則上升為2金1銀。”霞浦一中校長林斌告訴記者,這樣的提升源于該校近年來對于機器人教育的重視。
“機器人教育是一門綜合多種學科知識和技能的新事物。不僅能夠培養(yǎng)青少年的創(chuàng)新精神、動手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還能夠激發(fā)廣大青少年未來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shù)學相關領域進行學習、探究和實踐的熱情。”林斌介紹,在學校中開設機器人課程,是學校素質化教學理念的全新嘗試。第十四屆全省機器人競賽放在霞浦一中舉辦,這時候的霞浦一中的機器人教育還是一片空白,市科協(xié)向霞浦一中捐贈三臺機器人,點燃了霞浦一中機器人科技教育的火種,學校決定開辦機器人課程。從2016年起,學校每年都出資10余萬元,用于購置機器人教學的相關設備,并開展相關培訓。
在霞浦一中,機器人教育分為三步走。起始階段,在全校普及機器人等相關的科技知識,讓機器人這個陌生事物被學生們所了解。第二個階段,通過選修課、科技社團等,將對機器人有濃厚興趣的學生聚集到一起學習,形成良好學習氛圍。第三階段則是對好苗子進行再提升,將有突出潛力、有競賽水平的學生組織起來進行專門培訓。在學校的推動下,孩子們對于機器人的興趣日益濃厚,為該校今年在賽事中取得好成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林斌坦言,目前,該校在機器人教學和競技水平上與發(fā)達地區(qū)還有不小差距。“下一步,學校將在各年級展開機器人相關競賽,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這一方面特長,從而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
責任編輯:葉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