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清 鄭望/水利漲幅上白石
5月21日小滿。有句農(nóng)諺:“小滿大滿江河滿” ,說的是閩東地區(qū)開始降雨多、雨量大。小滿日,陽光明媚。我們慕名來到全國大型水庫——上白石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地。夏風撲面,交溪流域展現(xiàn)出一幅水盈盈的畫卷。“水者,地之氣血,如筋脈之通疏”。這一泓碧水,縱貫閩東北大地,一路千回百轉,接納了閩浙兩省五縣流出的十幾條支流,故有“水流兩省達三江”之說。“交溪”,“交溪”,你念念這個注入與相匯的詞兒,是不是有一種蜿蜒流淌和激越靈動的感覺?
交溪又名福安溪,主干流全長156公里,流經(jīng)福安境內(nèi)流域面積1672平方公里。交溪是一條多水匯集的流域,縱橫交錯,多姿多態(tài)。根據(jù)“河源唯遠”的定源原則,交溪的正源頭在浙西南百山祖(主峰海拔1856.7米)大毛峰南麓。交溪流域面積5638平方公里,主干支流總長433公里,為福建省五大水系之一。乾隆本《福寧府志》載:“東溪,源自浙江慶元縣小溪,東至金峰溪,與壽寧縣官田水會;至龜垘與霞浦縣官洋(管陽)水會;入縣北沙坑界,四十四里至交溪,與西溪水合流。”
東溪自上白石鎮(zhèn)沙坑村附近入境,流經(jīng)上白石,又稱白石溪。清乾隆五十九年(1795),庠生池夢蛟在續(xù)修東湖陳氏譜牒時,留下一首詠東湖(白石)七律詩《寫景》,描摹了上白石當日風貌:“桃花何處辨仙源,屋對青山水繞門;短阜喬松棲白鶴,長溪深窟隱靈黿;羅云風捲練千疋,鈞月湖光爪一痕;租稅無憂樽酒樂,武陵除卻不須論。”詩作者原注:白鶴,昔有異鳥來棲宮后樹上,竟日不知如此者兩,知者皆以為鶴;靈黿,前溪井壑中,有巨黿,見(現(xiàn))則大水。“白石鎮(zhèn),縣北七十里。有巡司,成化八年(1472)置,有城。嘉靖中,移置縣南百五十里黃崎鎮(zhèn)。”明弘治本《八閩通志》載:“白石巡檢司城……布政司參議陳渤創(chuàng)筑。高一丈二尺,闊一丈,周圍二百丈”,可惜古跡如今無存影。
圖為:古碼頭
我國古代官府常在驛路要津及往來人口多的河岸設渡,稱官渡。在東溪有河寬150米“白石渡”,《八閩通志》、萬歷二十五年(1597)《福安縣志》皆曾記載。但崇禎十五年《福安縣志》已未載渡夫工食銀,估計明末已未列入官渡。光緒年本《福安縣志•山川》載:“白石渡,在七都。乾隆十年(1745),耆民王養(yǎng)正捐守渡田三畝二分并捨船屋一間,勒有碑記。”福寧知府李拔曾刻“天風海濤”四大字于石上。白石渡應指上白石通往對岸八都界鄭家山、東坑、佳漿的渡口,王正養(yǎng)捐守渡田的渡口應指此處,八都界沿河邊有路通往財洪。近代上白石通往白石坂也有渡船,上世紀七十年代往八都界方向渡口有渡船二艘,往白石坂方向渡口有渡船一艘。1970年代前,白石渡是福安北部一個交通要津。1981年白石大橋竣工后,此二渡口皆廢棄。
“津渡逢清夜,途程盡翠微。”白石溪沿岸柔美曼妙的優(yōu)雅風光,堪稱一軸綿綿的山水畫廊。在水一方,靜下心來與白石溪交流,所有的細節(jié)都是自然輕盈的用不著刻意去雕飾。青山碧水之間有一座始建于清(1846年)的媽祖廟,170多年來香火旺盛。鑲嵌于山水間的沙坑媽祖廟,由倒座、前庭(天井)、正殿、后院以及天井兩側的廂房組成院落式建筑。媽祖廟的興建,說明水運的發(fā)達。渡頭溪上游連接柘榮、泰順,下游通達賽岐港,在道路交通不發(fā)達的年代,依山傍水的渡頭溪,成為這條水上交通要道的貨物集散地。清代中期,白石繼潭頭之后成為北部大集市。隨著福安北部山區(qū)的逐步開發(fā),白石街市日趨繁華。那時的渡頭溪設有鹽倉,每日進鹽100多擔,街上雜貨店、裁縫店、理發(fā)店、小吃店、藥店、布莊、茶莊等商鋪林立,沙坑村古民居,記載著當年渡頭溪碼頭的繁華。每當趕集之日,渡頭溪古街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祖籍上白石鎮(zhèn)周厝、福安師范學校退休教師周位金指著媽祖廟上的碑文說:“《福安光緒縣志》記載:清光緒三年(1876年),水運抵達沙坑渡頭的食鹽達一萬多擔,官府征收的鹽稅課銀高達一萬數(shù)千兩,只是隨著陸路交通的開發(fā),沙坑渡頭溪的繁華景象才逐漸淡出,到上世紀70年代中期,其水運退出歷史舞臺而悄然落幕。”如今的渡頭,溪畔荒蕪的古碼頭和香火依然旺盛的媽祖廟,也見證了當年這里水運的繁忙。
說起媽祖廟中供奉的媽祖神像之靈圣,渡頭溪人無不津津樂道:數(shù)百年來,渡頭溪這一帶的不少青壯勞力以放竹排為生,長年累月穿梭漂流,溪上撐篙擊水,從事水上運輸,但卻從未發(fā)生重大事故;更為靈驗的是,渡頭溪媽祖廟遭受歷年N次的強臺風肆虐,盡管墻倒棟傾瓦片飛,但泥塑的媽祖神像始終安然無恙……
與沙坑電站水庫相銜接的是沙坑龍井,四周奇石怪狀,蘊藏神奇而又美麗的故事,傳說這里是東海龍王之子“小白龍”的故居。相傳古時候,每逢干旱時節(jié),鄰近村莊的村民都會來此祭拜求雨。近年來,上白石鎮(zhèn)也發(fā)揚“小白龍”的造福人類的精神,致力投資水利水電設施建設,累計投資150多萬元:完成白石坂、沙坑、財洪、姜家山、鄭家山、佳漿等15個行政村人飲工程;新擴建日供水量50萬噸上白石水廠,供應鎮(zhèn)區(qū)上白石村、白石居、流尾等村居民日常飲用水;新建燕坑、沙坑、財洪等水電站五座;新建洋中3.5萬伏變電所,實現(xiàn)村村通電;投資修建大小農(nóng)田灌溉水利55條,全長36千米,灌溉農(nóng)田面積533.3公傾,新建交溪防洪護岸3公里,進一步加強了上白石鎮(zhèn)區(qū)及交溪沿岸村莊的防洪抗旱能力。
上白石水利樞紐,壩址位于東溪干流上白石鎮(zhèn)上游約7公里,即周厝村上游約2.2公里。偏遠的周厝渡頭溪,與壽寧、柘榮和浙江省泰順縣接壤。據(jù)悉,上白石水利樞紐工程項目是全國大型水庫,是國務院部署加快推進的172項節(jié)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被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水利部列為國家層面聯(lián)系的社會資本參與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運營第一批試點項目。項目總投資27.6億元,水庫總庫容2.56億方,是交溪流域上游唯一的大型水庫,以防洪為主,兼有灌溉、供水、發(fā)電等綜合利用效益。工程建成后將使福安防洪標準從20年提高到50年一遇水平,保護福安城區(qū)、賽江沿岸及下游周邊地區(qū)80萬人口,同時解決環(huán)三都澳核心區(qū)福安市及溪南工業(yè)區(qū)發(fā)展面臨的水資源瓶頸問題,建成后規(guī)劃日供水規(guī)模可達100多萬方,供水人口達100多萬人。
圖為:沙坑水電站
5月17日下午,市林業(yè)局組織召開了上白石水利樞紐工程林業(yè)可研專題調(diào)協(xié)會。會上,國家林業(yè)局華東林業(yè)調(diào)查規(guī)劃設計院簡要介紹工作開展情況,提出工作中遇到的相關問題;參會人員對項目淹沒區(qū)古樹的確認、國家或省重點保護珍貴樹木樟樹起源的認定等問題進行認真討論,議定了解決方案,為上白石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強有力保障。陪同的副鎮(zhèn)長林清云說:“上白石鎮(zhèn)將以水利生態(tài)鎮(zhèn)建設為契機,做好水利這篇文章,帶動美麗鄉(xiāng)村觀光游。”
圖為:白石坂太子參、白鳳桃基地。
一灣溪流,蜿蜒在山間,穿梭于山谷,碧水漣漣,難怪常有人贊白石山水是“福安小九寨”。回城時分,站在白石橋頭,望見夕照白石溪,波光粼粼。此時,只有心無雜念地懷揣著感恩,感恩東溪碧水繞白石帶來的無價之寶。此時,想起宋代王觀的詞: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這大概便是古人筆下那山水交匯時的“眉眼盈盈處”吧;這大概便是上白石水利漲幅盈盈生處的奧密所在吧!
責任編輯:葉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