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繽紛文明花 共享共創(chuàng)宜居城
寧德網消息(閩東日報見習記者 吳枋宸 陳映紅)文明,浸潤著一座城市的人文氣韻,衡量著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初秋時節(jié),漫步于東僑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整潔的道路、粉刷一新的墻面、停放有序的車輛……這一幕幕文明場景,構成了東僑一個個創(chuàng)城的剪影。
今年以來,東僑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按照市委、市政府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部署要求,強化措施、精心組織、主動作為,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優(yōu)化道路交通秩序、規(guī)范城區(qū)市容市貌,大力推進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多舉措提升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和市民文明素質,讓文明之花在東僑持續(xù)綻放。
環(huán)境整治
打造幸福宜居城
“建筑外墻上的‘牛皮癬’消失了;社區(qū)環(huán)境變得更加干凈了;隨意堆放的建筑垃圾被清理一空;亂扔垃圾的現象明顯減少,大家開始配合物業(yè)做起了垃圾分類……”“創(chuàng)城”工作開展以來,看到身邊不斷發(fā)生的變化,家住東僑的居民劉女士由衷地欣喜。
整潔寬敞的街道,承載著尋常生活的點滴,是城市文明和居民幸福感的直接體驗區(qū)。今年,東僑以落實“門前三包”制度和“無癬城市”工作為抓手,開展環(huán)境衛(wèi)生整治,建立健全分級管理制度和日常巡查檢查工作機制。截至目前,累計清運生活垃圾4.5萬噸、建筑垃圾及雜物1000多噸、清理“牛皮癬”1.2萬處。并加快推進建筑外墻立面改造工作,完成北湖濱路、福寧路、閩東路沿線店招及空調外掛現象的整治工作,解決沿街店招參差不齊、缺乏整體規(guī)劃、廣告雜亂無章等問題,改造后的店招牌匾新穎亮麗、美觀大方。
同時,市場環(huán)境也在悄然“變臉”,通過開展占道經營整治工作,重點整治流動攤點、店外店、燒烤攤、大排檔等占道經營行為,共勸導處置商家落實“門前三包”3000余家,疏導流動攤點4000余起,整治餐飲亂排油煙150余起。
“創(chuàng)城之前,大家都習慣了占道經營,不僅帶來環(huán)境衛(wèi)生問題,還影響交通秩序,這次創(chuàng)城,通過整治市場環(huán)境,路上干凈了,沿街店鋪的外墻被重新粉刷裝修,每天外出時心情好了很多。”東僑市民張先生高興地說。隨著市容市貌一天天變得干凈、明亮、美麗,東僑開啟了全新的“美顏”模式。
從街道到社區(qū),東僑在對市容市貌提升改造的同時,也在社區(qū)環(huán)境整治上下足功夫。在試點小區(qū)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完成了新能源社區(qū)、華僑新村社區(qū)“水滴分”垃圾分類智能管理平臺試點運行工作,有效改變居民的垃圾投放習慣,提高文明行為?,F在,在東僑多個小區(qū),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經成為一種新時尚,分類投放垃圾已經成為東僑人文明生活的新常態(tài)。
此外,東僑還組織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全面推動控源截污、污水處理、河道整治、活水保質、愛河護河宣傳等方面工作,有效促進城市水域環(huán)境提升,為市民打造宜居幸福家園。
市政建設
撐起文明“硬實力”
寧德火車站站前廣場改造,造出文明新標志;道路“白改黑”刷新“顏值”,串起文明風景線;三大農貿市場智慧升級,擦亮文明大窗口……一項項改變,正悄然加快東僑的城市化進程,共同撐起文明“硬實力”。
寧德火車站站前廣場是聯系鐵路車站與城市交通的重要紐帶。過去,由于寧德火車站站前廣場未進行功能性分區(qū),長期存在停車難、亂停車、人車分流不規(guī)范、“黑車”頻發(fā)等問題。
為推動創(chuàng)城工作,改善寧德火車站周邊環(huán)境,我市對寧德火車站進出口交通通道、站前廣場、客運樞紐站等硬件設施進行提升改造。6月16日,完成提升改造的寧德火車站站前廣場再次對外開放,站前廣場南側開辟出7條通道專供送客車輛乘客下車,地下停車場劃出專門區(qū)域用以接客、候客車輛臨時停放。
升級的不只是交通速度,還有城市景觀。8月20日,由東僑城市建設發(fā)展有限公司負責實施的寧德火車站站前廣場景觀工程改造項目全面竣工。該工程設計范圍面積14983平方米,將站前廣場原來的停車場變?yōu)樾蓍e廣場,人行步道鋪裝生態(tài)石磚,種植的各類喬木、灌木為城市添彩增色。
“自道路‘白改黑’后,每次開車感覺比以往更平坦、更舒適了。”從寧德火車站行至金川路,出租車司機張師傅一路感慨。
6月8日,東僑啟動城區(qū)道路“白改黑”工程,東僑城建部門對中心城區(qū)僑興路、金川路等13個路段進行路面改造提升,該工程施工總長度6021米,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總投入約2150萬元。東僑城建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瀝青路面平整,有一定彈性,能夠降低機動車在路面行駛中產生的噪音,又因其柔軟,可減少車輛顛簸,增強駕乘人員的舒適感。截至目前,13個路段的“白改黑”工程均已全面竣工通車,原本的水泥路改造成瀝青路,黑色瀝青罩面加上白色交通標線,道路更加寬闊,路標更加醒目,可謂“舊貌換新顏”。
與此同時,東僑投入財政資金300萬元,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對綠銀市場、幸福里九號市場、海天市場進行升級改造。市場內環(huán)境整潔,各家商戶有序經營,禽類、肉類、海鮮、蔬菜分區(qū)明顯。“買菜變成一種享受”成為不少市民的真切感受。今年8月,三大市場改造項目已基本完成,現正轉為常態(tài)化管理。
文明風尚
增強城市“軟實力”
如今,東僑處處洋溢著創(chuàng)城氛圍,隨處可見創(chuàng)城宣傳畫、宣傳標語,以及豐富多樣的主題活動、十字路口的文明勸導員、公共場所的文明志愿者……在東僑這方土地上,“創(chuàng)城”不僅是文明,更是一種風尚。
“請您隨手將垃圾丟進垃圾箱。”“您好,請后退,斑馬線上不能停車”……在東僑大街小巷總能見到一群手拿小紅旗、身穿紅馬甲的“文明勸導隊”志愿者,站在路邊及時對行人闖紅燈、亂丟垃圾、違規(guī)占道經營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滿城盡是志愿紅”已成為東僑一道別樣的風景線。
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是群眾性的創(chuàng)建活動,沒有群眾參與,文明城市將無從談起。為此,東僑組織各掛點單位、學校、社區(qū)人員開展入戶宣傳活動,發(fā)放《市民文明手冊》《市民應知應會》《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手冊》等多種宣傳資料共計10萬余份,推動文明創(chuàng)建知識入腦入心。同時,以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為主題,通過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系列活動,滿足了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營造濃厚氛圍。
這些僅是東僑開展創(chuàng)城宣傳工作的縮影。今年以來,東僑多措并舉為全區(qū)文明水平的不斷提升做了大量工作,通過發(fā)放《一封信》、告知書、懸掛橫幅、張貼通告等多種形式活動,確保煙花爆竹銷售和燃放管理相關規(guī)定及超標電動車整治專項行動真正落到實處,實現常態(tài)長效,并開展“門前三包”宣傳,不定期組織職能部門開展聯合整治行動,發(fā)放《“門前三包”倡議書》6000多份,推進“門前三包”工作全面落實。
在東僑人民廣場內,一道道醒目而溫馨的創(chuàng)城公益廣告與公園內景色交相輝映,為前來休閑的市民提供了“一步一景觀,步步是文明”的視覺感受。
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宣傳措施,“文明”一詞仿佛是一塊磁石深深吸引每個東僑人崇德向善,用行動引領文明風尚,鑄就城市精魂。
東僑這個新興之城,文明的種子已悄然播撒,文明浸潤于每一位市民的日常行為中,體現在每一件公共設施的共同維護上,鐫刻在城市精神的最深處。
(本版圖片均由東僑宣傳部提供)
責任編輯:陳秋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