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飛行52年運送旅客逾千萬國航“架橋”助力藏區(qū)發(fā)展
本報北京3月1日電 (記者嚴冰)3月1日,一架執(zhí)行CA4403航班的空客A319飛機搭載116名乘客飛行2小時10分鐘后,于上午8時53分平穩(wěn)降落在海拔3570米的拉薩貢嘎機場。至此,架設在“世界屋脊”西藏高原上的空中金橋——國航成都至拉薩航線實現了安全飛行52周年。
52年來,國航在這條高原航線上安全起降9.15萬架次,運送中外乘客1186萬人次,運輸貨物郵件26萬噸,并多次出色完成搶險救災、專機保障等重要運輸任務,為促進西藏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和民族團結做出了積極貢獻。
確保持續(xù)安全
半個世紀的歲月里,一代又一代國航人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勇擔重任,從機型更新、性能監(jiān)控、機長培養(yǎng)、運行控制等方面不斷研究和實踐,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高原飛行保障體系。
國航持續(xù)在拉薩航線投入中國民航最先進的機型,從開航至今已歷經六代。2016年,國航推動高原機隊規(guī)劃項目,經向民航華北地區(qū)管理局申請獲得批準,旗下“高原機隊”擴充了6架“生力軍”。目前,以成都為運營基地的國航西南分公司擁有21架空客A319和7架空客A330高原飛機,組建起中國民航規(guī)模最大的高原機隊。
國航堅持配備雙機長機組執(zhí)行每個高原航班,嚴格落實高原航線“機長準入”制度,通過專項科目訓練、航班帶飛、檢查以及單發(fā)應急返場復訓等程序,以“優(yōu)中選優(yōu)”的方式選拔、培訓高原機長隊伍,目前具備高原飛行資質機長達270人,約占飛行員總數的1/4。國航在亞洲率先啟用RNP精密導航技術,持續(xù)提升高原航線運行水平,依靠這項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的導航技術,拉薩機場結束了43年無夜航的歷史。
同時,國航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按照“專機標準”為高原機型選配發(fā)動機,規(guī)定發(fā)動機使用期限必須在600至6000小時的“黃金服役期”內,以保證動力性能始終處于最佳狀態(tài),并對高原運行飛機實行24小時不間斷的性能監(jiān)控。
助力藏區(qū)發(fā)展
西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雪峰連綿,冰川廣布,風沙、冰雹、高空強風及亂流肆虐,是全世界公認飛行難度最大的空域。1956年5月,中國民航成功試飛當雄機場,一舉突破了“空中禁區(qū)”。經過近10年的艱難探索,1965年3月1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前身——民航第一飛行大隊機組駕機開辟北京—成都—拉薩航線,引起國際民航界的高度關注。
依靠拉薩航線積累的豐富高原飛行經驗,國航先后成功試飛西藏昌都邦達機場、林芝米林機場、阿里昆莎機場和日喀則和平機場,陸續(xù)開辟尼泊爾加德滿都、北京、重慶至拉薩,以及成都至邦達、林芝、日喀則,拉薩至阿里等10余條往返“世界屋脊”的國際、國內和區(qū)內航線,構筑起以拉薩為中心,輻射周邊大、中城市的航線網絡。國航成都至拉薩航線年旅客運輸量也從開航初期4400人次增至40.2萬人次。作為藏區(qū)航線開拓者和主力軍,國航被中國民用航空局和西藏自治區(qū)政府聯合授予“西藏通航暨安全保障50周年突出貢獻集體一等功”榮譽。
在西藏高原貫通航線,不僅改善了西藏的交通狀況,更為促進西藏自治區(qū)經濟建設、增進西藏民族團結做出積極貢獻。
責任編輯:葉著
(原標題:安全飛行52年運送旅客逾千萬國航“架橋”助力藏區(qū)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