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屏南縣棠口中心小學 張雨薇 讀《永遠的好“啊爸”》有感
你們可曾見過擁有700多個孩子的“阿爸”嗎?
最近我像饑餓的人撲向面包似的讀著老師布置的《閩東好人小故事》,其中,最打動我的是這個“阿爸”——王華秋,他前后曾資助過700多個貧困孩子,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還接到自己的家里,像對待親生兒女般照顧著他們。
在他那僅有90多平米的住房里,收養(yǎng)了700多個來自各地的貧困學生,寒門學子在這個家渡過難關,完成學業(yè),走向社會。孩子們在這里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感受到了親人愛的呵護。阿爸將自己并不寬裕的離休金傾囊獻出,免費為孩子們提供吃住并指導他們勤工儉學,完成學業(yè)。他風趣幽默,從不言苦,每當有孩子要渡難關時,他總是用不同的方法來引導。“阿爸”穿著樸素,卻成了千千萬萬人心目中永遠難以忘懷的阿爸,這簡單嗎?
就在我們際頭村也有一個這樣的“阿爸”,他就是際頭博物館館長張書巖爺爺,過去當過屏南縣旅游局局長,退休后,反而不安分起來,他說,自己不喜歡過“買買菜,看看報,打打麻將,睡睡覺”的清閑日子。于是,他把自己及堂兄弟等的老屋收拾出來,用自己的退休金到各地去收集古存等,興致勃勃地辦起了博物館。他常說,人活著,總要為社會做點事兒,只要社會有人記得我,需要我?guī)兔?,我就心滿意足了。在他的帶領下,村長書記等為我們的家鄉(xiāng)添了個龍漈花海,每當到花展時,際頭村人山人海,村民們張羅著各種各樣的生意,際頭的祖?zhèn)鞅馊?、蔥肉餅、各種小吃等供不應求,鄉(xiāng)親們在數錢樂呵間總少不了念叨一下:謝謝書巖“阿爸”。“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張館長簡直就是我們村的“活水”,是他帶領全村村民發(fā)家致富,使我們過上了好日子。
就在今年的九九重陽節(jié)日里,館長親自組織全村的老爺爺老奶奶們聚餐,還分發(fā)慰問品,當被他救助的貧困戶對他表達感謝時,他總是微笑地說:“等你以后生活好過了,你也去幫一些貧困的人就行了。”這平凡中又不平凡的話語是多么暖人心啊!這意味著他希望讓我們把這份美德永遠傳承下去。
是的,好人好事永遠都是中華美德之一。作為際頭小學五年級的我,早已暗暗下決心,等我大學畢業(yè)了,我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也為自己的家鄉(xiāng)做出一定的貢獻。
指導教師:鄭貴清
責任編輯:陳秋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