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丨陶原仁:中元節(jié)的陰陽對話(組詩)
● 七月傷感
農(nóng)歷七月果真異樣
黃昏時此起彼伏的蟬鳴
把山野渲染得格外寂靜
田間的青蛙與之一唱一和
那些陰陽怪調(diào)
讓“秋老虎”都感受到了絲絲涼意
也讓夕陽不忍卒聽
七月的人心也是異樣的
人們腦海中堵塞著沉重的話題
思緒常常被系在夢里
城郭村野非同尋常的氛圍
無論是否觸及
都能泛起往事的回憶
不久前我母親還在我父親遺像前懷舊
思念的情懷被燭光點亮
仿佛與沉默的魂靈心有靈犀
不久后她回身去了父親那邊
只把音容笑貌留在我們面前
● 我父母都去了很遠的地方
我父母先后去了很遠的地方
他們聽從香火的召喚
只在人間懷念的節(jié)點
等供品上桌時暗中登堂
我見到的父母都變了模樣
木然的表情以油漆裝扮
言談舉止必須借助想象
生前老實巴交的父親
愈加本分地守望在神主牌上
攜著原本能說會道的母親
被寥寥數(shù)語一筆帶過
似乎都不想多說
我想用最樸實的語言
表達生離死別之痛
卻見燭火撲撲閃閃
搖曳的光亮 意味深長
● 所有的幻覺都源自真實
記憶中的影像其實并非幻覺
逼真的畫面根本不是電影可以比擬
故事中的主角雖然退出了舞臺
但同臺表演過的人都知道
每一幕都活靈活現(xiàn)
沒有虛構(gòu) 也不必導演
現(xiàn)實生活的臺面上
有時沒有上上下下
離開了視線就不會再現(xiàn)
若要追尋過往片段
純屬癡人夢想
曾經(jīng)的歲月都存盤在腦海
剪輯的鏡頭卻壓在心底
每一次幻映
仿佛都如影隨形
● 祭祖
祭桌上擺滿祭品
山珍海味應(yīng)有盡有
但不見父母與先祖動筷
裊裊青煙
宛如供祭者心思
搖曳的燭光
恰似神話不可言傳
我仿佛看到母親生前主祭的情景
也聽到她曾經(jīng)輕聲禱告的聲音
我似乎明白了祭祀的意義
雖然先人高高在上
卻最在乎后人心意
無論多少美味佳肴祭祖
只要后人心到意到
先人也就心滿意足
● 錢標
每逢中元節(jié)都要給先人燒紙
錢標就是寄達的郵址
借用鴻雁傳書的封面格式
工工整整地寫明收款人的堂號和稱呼
以及姓氏與紙錢幣值
而后連同該有的心情一起燃燒
火熱地向遠在天邊的先人
表達天知地知的心事
父親在世時總是親自填寫錢標
母親籌備并主持祭祀儀式
父母走后
我接過傳承的觀念與規(guī)矩
但填寫的錢標上
卻有了父親的名諱與母親的姓氏
而祭祀的全過程
我都效仿二老從前的樣子
● 燒紙錢
父母在世時
我數(shù)著張數(shù)給老人零花錢
父母走后
我用紙袋裝滿紙錢
在天地間點燃“孝心”
紙錢燃燒得轟轟烈烈
紙灰紛紛揚揚
儀式過后
揚起的是心情
冷落的是灰燼
● 恭拜
對冥冥之中的先人不敢造次
每一個動作都規(guī)規(guī)矩矩
神情格外肅穆 莊嚴
如此鄭重其事的儀態(tài)
我父母生前只在壽誕時有過
那時面對跪拜
父母都慌了手腳
但此刻無論多么我們溫恭
父母都聲色不動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陶原仁
編輯:林宇煌
審核:劉寧芬 繆洪通
責任編輯: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