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视频,亚洲无码免费资源网,亚洲免费三级由黄色网站,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亚洲国产日韩欧美高清片a,诱人的短裙教师在线观看

首頁 寧德文藝 學習專欄

學習時報獨家報道丨習近平在寧德系列采訪實錄第六篇

2019-05-31 07:55 來源:《學習時報》 田玉玨,薛偉江,李 政

640.webp

“習書記把‘公仆日’辦成了‘連心日’”

——習近平在寧德(五)

采訪組:

習近平同志任寧德地委書記時,您在地委辦公室工作。請您談談他剛到寧德時給您留下的印象。

李金賢:

習書記在福建工作17年半,我與他有比較長時間的工作交集。他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期間,我在他身邊工作,任地委辦公室主任、地委副秘書長。他調(diào)任福州市委書記后,我也調(diào)到省里工作,先后任省政府辦公廳秘書處處長和省信訪局長、省政府副秘書長。習書記當福建省長之后,對信訪工作十分重視,我們打交道比較多。和習書記一起工作的那段日子,有許多美好的回憶,有些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

習書記剛來寧德時才35歲,是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那個時候,改革開放如火如荼,發(fā)展經(jīng)濟是整個社會的主旋律。習書記帶著在沿海特區(qū)工作的豐富經(jīng)驗,從廈門過來,又是中央領導同志的后代,所以大家對他期望值很高,都說:省委真重視寧德啊,派分量這么重的干部來,是我們閩東人民的福氣。地委對他的吃住行作了這樣的安排:在閩東賓館騰出一個套間,使單身書記生活起居有人照顧(新婚不久的習書記獨自一人到寧德上任);行署新進了兩部進口小車,安排一部給他坐,司機由他自己定。這本是入情入理的安排,習書記卻一一謝絕了。他說:“車輛還是用老書記退下來的小車,連原司機一起轉(zhuǎn)過來就行了。我也不能住在賓館,還是搬到機關干部宿舍住,吃在機關干部食堂就可以。”經(jīng)辦人員一聽連忙勸道:“這可不行啊!老書記退下來的車已經(jīng)跑了二十多萬公里,車頭在一次車禍中碰壞修理過,閩東山高路險,還是換新的比較安全吧!讓您住在賓館,主要是考慮到家屬不在身邊,生活不方便。”但是,習書記還是堅決不從,他說:“我們是貧困地區(qū),不要擺闊氣、講排場,還是過緊日子好。新車就留給接待客人用,要保證客人坐得舒適安全。我是來工作的,不是來享受的,住在機關宿舍,和干部在一起工作生活,各方面才方便。”就這樣,在任內(nèi),他堅持用舊車,住干部宿舍,宿舍內(nèi)的床鋪、家具基本都是原來用過留下來的,連司機也是呂居永老書記留下的,一直到他離開寧德赴福州上任為止。在這期間,他從不公車私用,夫人彭麗媛幾次到閩東來看望他,都是自己買車票或搭便車來的。其實,這些看似平常的舉動,在當時來說是很不容易做到的,那時有一種觀念是政府對外的形象一定要包裝,比如政府領導一定要配豪車,認為這樣才能引得金鳳凰,招商才容易。但他沒有這樣想,在當時就表現(xiàn)得很不一樣。

習書記來寧德沒幾天,就搬到機關干部宿舍樓里住,與干部一道吃在機關食堂。辦公室就安排在老地委大院辦公樓三樓,總共只有20多平米,里外兩間,外面一間擺放著兩張沙發(fā),一張茶幾,用來會客;里面一間是他辦公的地方,放了一張辦公桌、一個書柜,雖然安裝了一部老式的窗式空調(diào),但他很少用。他來的時候,我們原本想把這間辦公室重新裝修一下,可他不同意,說原樣就挺好,來了就直接進去辦公了。

大家都沒想到,這個從廈門特區(qū)來的地委書記,如此艱苦樸素,如此嚴于律己。大家也都覺得,跟著這樣的領導干,他說什么都服氣。

采訪組:

聽說習近平同志剛到寧德工作時,許多干部群眾十分期待早日脫貧致富,希望能上一些大項目。請您談談他當時對發(fā)展寧德經(jīng)濟是怎么考慮的。

李金賢:

習書記剛來就給大家留下很好的印象,大家的積極性和信心都很足,一時求富心切,“三大戰(zhàn)役”決戰(zhàn)決勝的提法就被炒起來了。所謂“三大戰(zhàn)役”,實際上是指修建福溫鐵路、開發(fā)三都澳、在賽岐建中心城市這三項大工程。當時社會上流行跑“部”“錢”進,習書記是北京下來的,大家就認為他往北京跑項目要錢肯定更容易。很多人都說:“這下閩東馬上就要改變面貌、脫貧致富啦。”

但習書記這個人很沉穩(wěn),并沒有受當時干部群眾高漲情緒的影響,沒有立馬燒起“三把火”,而是決定先到基層調(diào)研。他花了兩個月時間,跑遍了寧德9個縣,還考察了浙江的樂清、蒼南和溫州三個地方。他跟我們說:“閩東脫貧不是那么容易呀。閩東山窮地瘦,山勢呈犬牙交錯,落差大,直上直下,海拔可以從1000米陡降到幾十米,平原地少,山區(qū)多是掛壁梯田,田塊小,群眾說是‘眉毛坵’、‘斗笠坵’、‘蛤蟆一蹦過三坵’。閩東雖然山巒起伏,但林木也少,光禿禿的,沒有什么像樣的礦產(chǎn),資源比較貧瘠。沿海四個縣也多半是山區(qū),海島缺電缺水,災害頻繁。所以,我們不能脫離這些實際談脫貧,不能寄希望于一下子抱個‘金娃娃’。”

采訪組:

看來習近平同志在調(diào)研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困難和問題。

李金賢:

的確,習書記在調(diào)研中看到了閩東真正的問題所在,最主要的就是受客觀條件制約。首先是自然地理條件惡劣,一旱一澇是常態(tài),老百姓稱之為“一場大雨嘩啦啦,三天沒雨干巴巴”。沿海臺風暴雨,一年都要來好幾趟,山洪暴發(fā)、山體滑坡是常有的事。其次是交通不便。寧德地區(qū)關山阻隔,到每一個縣都要翻一座又陡又長的嶺,進出唯一的公路是104國道,坡陡路窄,險象環(huán)生,艱難異常。從福州往寧德走,就要翻越羅源飛鸞嶺,坐車一上一下,至少就得一個鐘頭。到霞浦有楊梅嶺,到福鼎有金釵嶺,到福安有財洪嶺、眉洋嶺,到古田有牛嶺,到壽寧還有車嶺和九嶺。如果到周寧縣,還要翻過愁嶺。愁嶺這個地方真是名副其實啊,道路又窄又陡,彎多崎嶇,從車里往外邊看,處處是懸崖峭壁,就好像坐的不是汽車,而是飛機,非??膳?,真可謂一見就“發(fā)愁”。傳說外地司機到這里有的都不敢開車,要雇當?shù)厮緳C才敢通過。

習書記還發(fā)現(xiàn),受自然地理環(huán)境影響,閩東的老百姓有幾種思想傾向。一種是安貧樂道、“窮自在”的觀念。滿足于“過得去”,反正不愁吃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這種想法的人居多。一種是怨天尤人的思想。在高山地區(qū),有人覺得自己的“八字”不好,生在這么個地方,沒辦法,就“等靠要”吧,總會等來政府救濟。還有一種是急功近利的心理。覺得我們窮得被人瞧不起,要趕快改變面貌。于是就不切實際地提了一些口號和目標。還有一種思想傾向就是無所適從,面對機遇又不敢闖,思想和行動都困在家門口了。但習書記更多的是看到閩東人民樸實、艱苦奮斗、不屈不撓的勇氣和信心。閩東是革命老區(qū)、蘇區(qū),曾志和葉飛等老一輩革命家都在這里戰(zhàn)斗過。他說:“閩東人民有著光榮的革命斗爭歷史,蘊藏著不屈不撓的戰(zhàn)天斗地的革命精神,這是最寶貴的精神力量,這種革命傳統(tǒng)留下的基因是能造就人間奇跡的。”

采訪組:

了解到這些情況,習近平同志采取了怎樣的態(tài)度?提出了哪些思路和舉措?

李金賢:

閩東的實際和干部群眾的思想狀況引發(fā)習書記的深刻思考:在發(fā)展商品經(jīng)濟,“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態(tài)勢下,閩東這只“弱鳥”能否先飛、如何先飛?

結(jié)果,他寫出了一篇名為《弱鳥如何先飛》的閩東九縣調(diào)查隨感,隨后召開干部大會,介紹自己的思考和認識。這是他到寧德工作后召開的第一場全體會,大家既興奮又期待:習書記終于要作報告了,閩東大發(fā)展的號角要吹響了。但習書記在報告里面首先指出的一點,就是對他期望值不能太高。他說:“我就是我,父輩的光榮,不能作為兒孫輩的老本。”第二點,他指出閩東經(jīng)濟發(fā)展不能急躁,不能寄希望于一下子抱個“金娃娃”,一口吃成個胖子。第三,他強調(diào)要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幾任班子一本賬,一任接著一任干。發(fā)展需要接力,各級干部要發(fā)揚“滴水穿石”精神,以一種前仆后繼、敢于為總體成功犧牲的品格,接續(xù)奮斗。這番話言辭懇切,鞭辟入里,但在當時,卻相當于給大家潑了一盆“涼水”。許多干部原來熱度很高,一聽到這里就懵了,大家議論:這個“滴水穿石”,要滴到什么時候才穿啊?

習書記很有領導藝術。他一邊潑涼水,讓大家冷靜下來,充分考慮當?shù)貙嶋H情況;一邊又保護大家的熱情,燒溫火,肯定“三大戰(zhàn)役”的目標是積極的。他說:“建設新城、開發(fā)港口和修建鐵路,都是大好事,不是說不行,但要考慮現(xiàn)在能否實現(xiàn)。”他耐心地給大家分析,現(xiàn)在建設新城區(qū)不切實際,一座城市的形成是政治、經(jīng)濟、文化、歷史長期積淀的過程,不能輕易打破。再說,搬遷付出的代價太大,談何容易。閩東地區(qū)自然地理條件惡劣,區(qū)內(nèi)交通閉塞,物資匱乏,三都澳目前還是軍港,缺乏戰(zhàn)略物流大后方支撐。福溫鐵路的建設是大趨勢,將來一定會實現(xiàn),但以我們目前的財力,杯水車薪。習書記說:“這些項目雖然現(xiàn)在不能推行,但我們要看到希望,深入考察分析,做好可行性研究,啟動一些前期性的、爭取性的工作。我們要做好準備,創(chuàng)造條件,把基礎性工作先干起來。”

接著,他又說:“我們閩東要下決心擺脫貧困,目前首要的是從思想上淡化貧困意識,轉(zhuǎn)變觀念,樹立市場觀念、商品觀念和競爭觀念,這樣才能真正踏上富裕之路。”他還鼓勵大家要看長遠,積極進行宣傳和前期準備,閩東的發(fā)展應奉行“滴水穿石”“弱鳥先飛”的思想,立足現(xiàn)實,不急功近利,不攀比,不消極,不蠻干,緊中求活,活中求發(fā)展。根據(jù)現(xiàn)有的時空條件,日積月累,一定會水到渠成。

習書記的報告,在閩東引發(fā)強烈反響。那些要燒“三把火”的不切合實際的超前論調(diào)消失了,人們開始冷靜下來思考,閩東要改變貧窮面貌,到底該從哪里破題。這時,習書記就指出,要從交通入手,先解決路的問題。他在隨后一次地委會議結(jié)束后,專門把有關同志留下來討論怎么修路。習書記讓我取一份寧德政區(qū)圖來,攤在桌面上,叫大家都圍過來看。他說:“閩東這個地方,關山阻隔,道路狹陡,咱們隨便去哪個縣,都要花一天的時間,幾個鄉(xiāng)鎮(zhèn)跑下來就要一個星期。光靠目前這一條道窄彎多的104國道,經(jīng)濟是搞不起來的。”他用手在圖上一邊劃線一邊說:“你們看,從寧德漳灣出發(fā),經(jīng)福安縣的甘棠和灣塢,再到霞浦縣的溪南,上達牙城,經(jīng)由福鼎的秦嶼穿過相山汾水關,抵達浙江蒼南,直達溫州,這幾個點連成線,就可以把咱們寧德好幾個縣都串起來。咱們就這樣搞一個汽車專用線。”那個時候,國內(nèi)沒有高速公路,習書記提出搞汽車專用線,其實就相當于高速公路。習書記這一劃,大家都豁然開朗,這條專用線一修通,不僅將寧德、福安、霞浦、福鼎之間的距離大大縮短了,而且把沿海幾個縣搞活了,由此也可輻射帶動山區(qū)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不過說到這里,習書記又說:“我們要有以下四個方面共識:一是立足現(xiàn)有區(qū)情,著眼現(xiàn)有條件,克服急躁情緒,可先行論證;二是三都澳當前開放條件不成熟,無腹地,還難以形成物流集散中心,應矯正孤立開發(fā)的想法;三是當務之急要打通飛鸞嶺,開條隧道,這是閩東咽喉,要從發(fā)展區(qū)域經(jīng)濟高度上積極向省政府、中央有關方面匯報;四要腳踏實地,不能空喊口號。”

就這樣,寧德這個“弱鳥”在習書記帶領下走上了一條因地制宜發(fā)展經(jīng)濟的“先飛”之路。在農(nóng)業(yè)上,他提出“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jīng)”,結(jié)合各地區(qū)實際發(fā)展特色產(chǎn)業(yè),比如霞浦的晚熟荔枝,福鼎的四季柚,福安的芙蓉李,古田、壽寧的食用菌和茶葉,以及沿??h市的養(yǎng)殖貝類、魚、藻類等,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帶有產(chǎn)業(yè)特色的精準扶貧。在工業(yè)上,他注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除了剛才說的修通公路,他還主張大力發(fā)展地方工業(yè),跳出了“無電辦啥工業(yè)”“無工業(yè)辦啥電”的怪圈。

習書記的宏圖大志為閩東脫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閩東人過去不敢走出家門到外面闖世界,后來很多人走出門去做生意、辦企業(yè),光福安縣就有幾萬人跑到外地,搞開發(fā)辦廠子,做茶葉搞物流,形成了氣候。周寧人在上海搞鋼鐵貿(mào)易,壽寧人到廣東辦超市,古田縣食用菌更是譽滿全球。這些都是過去的寧德人想都不敢想的。之后數(shù)年,地委、行署積極地為這個構(gòu)想做實地調(diào)研、規(guī)劃,習書記離開寧德后,在任福州市委書記、省長期間,仍經(jīng)常給予指導抓落實。閩東人民都在努力踐行習書記當年為閩東規(guī)劃構(gòu)筑的藍圖,現(xiàn)在福溫鐵路有了,福溫高速公路也已通車多年,各地縣(市)也都基本連上了高速路,福鼎還建起了核電站,輻射周邊多個省市的供電需求,帶動了本地區(qū)周邊城市的工業(yè)發(fā)展。交通的便利,還帶動了閩東地區(qū)旅游業(yè)的繁榮發(fā)展。山區(qū)農(nóng)民造福工程及脫貧致富的寧德模式還輻射到了全國。這些都實實在在印證了他當初的預言:“對閩東,我是充滿信心的”,“經(jīng)過我們的不懈努力,我們一定可以在許多領域創(chuàng)造‘弱鳥先飛’的奇跡”。

前幾年,我有感于閩東的變化及習書記在閩東時期的工作思路,隨筆寫了一首詩《回眸閩東》,作為服務過閩東的老同志的一點想念:

窮山惡水越千年,山客“曲蹄”苦黃連。

解放翻身民做主,改天換地刨窮根。

改革開放旌旗奮,宏圖偉業(yè)譜新篇。

更喜圣杰臨貧瘠,霞光普照福人間。

“四下基層”集民智,擺脫貧困明方向。

踐行唱和“山海經(jīng)”,滴水穿石開新天。

“雙龍”穿山跨海舞,三電凌空入網(wǎng)先。

工貿(mào)云集港城美,山青水秀入畫匾。

造福新居民樂業(yè),衣豐食足樂開顏。

精準扶貧結(jié)碩果,閩東小康奔向前。

(注:“曲蹄”指舊社會對漁民的貶稱,“雙龍”指福州至溫州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三電”指福鼎核電、福安大唐火電、閩東水電)

采訪組:

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期間,特別強調(diào)密切聯(lián)系人民群眾,要求各級領導干部經(jīng)常到基層群眾中走訪。請您談談他是如何以身作則貼近群眾的。

李金賢:

那個時候大家都認為,要改革開放,就要往城市跑,到城市里才能發(fā)展經(jīng)濟。所以,干部跑鄉(xiāng)村的很少,領導到田間地頭踩田埂的更少,好像只有大城市里面的“燈紅酒綠”,才是改革開放??闪晻洸灰粯印K睦镅b著群眾,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他一到閩東就提出“四下基層”,即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到基層、信訪接待到基層、現(xiàn)場辦公到基層、調(diào)查研究到基層,并且自己帶頭沉下身去。記得2010年8月,作為國家副主席的他來福建調(diào)研,專門和我們這些在寧德一起工作過的老同志見了面。我對習書記說:“這么長時間了,您當年提的‘四下基層’,我們一直在堅持。”沒想到我這么一說,把他的話匣子打開了。他說:“對呀,‘四下基層’我也一直強調(diào),到了浙江也這樣要求,到了北京,對國家信訪局也講過領導干部信訪要下基層的事。”

習書記下基層總是要求去最偏遠、最困難的地方,這些地方往往也是最危險的地方。當時寧德最偏僻、最貧困的四個鄉(xiāng),他去了三個,只有一個因為工作調(diào)動沒來得及去。他在基層從來不是走馬觀花,而是注意體察民情。他跟我們講,下基層要會看“三面”:田面、人面和市面。田面,就是要看田間地頭有什么莊稼,莊稼長得怎么樣;人面,是看群眾的精神面貌,如果面黃肌瘦,就說明生活條件不好;市面,就是看集市交易是否活躍、物價高不高,等等。進了群眾家里,他不光圍繞生活問題問長問短,還要揭開鍋蓋子,看看老百姓平時到底吃些什么。也正是因為他與群眾走得近,老百姓才發(fā)自內(nèi)心地認可他,對他感情很深。

我舉兩個習書記下基層的事例。一個是他當年去下黨調(diào)研的經(jīng)歷,真是非常辛苦。下黨是當時平溪鄉(xiāng)一個村劃分出來新設的鄉(xiāng),沒有電、沒有財政、沒有辦公樓,幾千號農(nóng)戶,進出沒有公路,也沒有車,人們交公糧、買東西,都是肩挑手扛,非常不方便,要看病就更難了。習書記聽說了,就要去看一下,并打算幫助解決修公路的問題。記得那是1989年7月,天氣非常炎熱,先是坐車一路顛簸到平溪鄉(xiāng)上屏峰村下車,再步行20多里山路,到下黨就已經(jīng)中午了。我們在村頭鸞峰橋上座談,簡單吃了午飯后,又去看望了幾戶貧困群眾。下午2點多了,習書記就提出不再原路返回,去現(xiàn)場考察要修的那條路。

那是一條很小的山間路,很久都沒有人走,荊棘叢生,高低不平。下黨公社(那時候下黨鄉(xiāng)還叫公社)的書記拿著一把柴刀走在前面,邊劈開雜草邊往里走。我們每個人手里拿著一根棍子做拐杖,跟在他后面。大熱天走在草叢中,就像待在大蒸籠里一樣,一個個大汗淋漓,氣喘吁吁。那時候也沒有瓶裝水,渴了,就捧溪水喝,抹把臉。我們從下午2點走到7點才走到上屏峰村公路邊,然后坐上車,又晃蕩一個多鐘頭,晚上8點多才回到縣招待所吃上飯。那一天真是累壞了,很多年輕人的腳底都打了泡。路上我就跟習書記說:“今天我考慮不周,實在是太累了,你身體吃得消嗎?”沒想到他很輕松地說:“這點苦不算什么,當年我當知青插隊的時候住窯洞,跳蚤咬得皮膚都腫了、爛了。白天干活,挑一兩百斤的擔子,一肩挑可以不換肩。”我很感慨,習書記那么小的時候就經(jīng)歷過磨練摔打,一般的年輕人是比不上的。

第二個事例,是有一次我陪他坐船去福鼎縣的崳山島調(diào)研,當年崳山島只有一個簡易小碼頭,機帆船到了島邊靠不上去,只能用小舢板轉(zhuǎn)運。那個時候氣象預測不是很準,去的時候很順利,風平浪靜?;貋頃r突然起了五六級的風,海浪一下子就掀高了,小舢板始終靠不到大船上。船民在船頭頂風的地方試了幾次都靠不上去。習書記說:“咱們要背著風上,不要去頂著風,從后面向上靠。”果然,背著風一下子就成功了。上岸后,我跟習書記說:“今天真有點后怕呀,萬一靠上不去,船翻掉就麻煩了。你會游泳嗎?”他就笑了,給我講他在廈門時游大海的經(jīng)歷。他說有一次游興正濃,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浪不對勁,好像是要退潮了。他沉著冷靜,辨析海水流向,采取側(cè)仰姿勢,積蓄力氣,剪浪而游,終于安全游回來了。他說:“遇到這樣的事情,首先心里一定要冷靜,不能慌亂。無論做什么事情,首先自己不要亂了自己。”

采訪組:

習近平同志在寧德期間對信訪工作比較重視,提出了獨特而明確的要求。請您談談當時的主要背景,以及在他的要求下,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和反響如何?

李金賢:

習書記總是說,一個領導干部做工作想抓住要害,就要把信訪作為黨聯(lián)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為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作為化解社會矛盾的穩(wěn)壓器。他說:“我們工作的目的是為人民服務,不僅要對上面負責,而且要對群眾負責,為人民做主。古時候的賢明縣官尚且還有擊鼓升堂、為民伸冤的,而我們卻成天忙于開會,很少主動去抓這個事,這是不應該的。”

他把信訪工作放到突出位置,到任不到5個月,就親自下基層參與信訪接訪。記得他到霞浦縣搞信訪接待,忙活了整整一天,受理了86件事,當場就解決了十幾件,剩下的就讓相關部門在一個月內(nèi)解決掉,老百姓十分高興。習書記實實在在為民辦實事,當天晚上的總結(jié)會議上,就提出“領導干部要主動到基層接訪群眾,在信訪中傾聽人民的呼聲,了解人民的愿望,把群眾的聲音作為改進工作和作風的營養(yǎng)品”。為了強化信訪工作,他很快就研究制定了領導干部下基層接待群眾來訪制度。后來,領導干部下基層接待群眾來訪的做法進一步向面上推開,每個月20號,各個縣市領導都要安排接待群眾來訪,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干部們把這一天叫作聯(lián)系群眾的“公仆日”,老百姓則把這一天稱作“連心日”,覺得這一天像過節(jié)或趕墟(指農(nóng)村集市)的日子一樣。他還特別強調(diào)這種制度不要刻意追求形式,而要講求實效,多辦實事,要體現(xiàn)求實精神。他說:“有些問題我們已經(jīng)承諾了的,只要沒有大的出入,就下決心抓緊兌現(xiàn),取信于民。確實需要解決的困難,晚解決倒不如早解決好,早解決更有利于維護黨的威信和政府形象。”

在習書記的執(zhí)政路上,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對信訪工作的重視。他任福州市委書記時,就在福州五區(qū)八縣全面推行建立領導干部下基層接訪群眾信訪日制度。他任福建省長時,多次到省信訪局視察并指示,在百忙中參加了省信訪工作暨表彰大會,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放下架子,主動上門,把信訪工作做到基層。他跟大家說:“關心幫助每一個需要關心幫助的人,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在他的指導下,全省各級各部門都建立健全領導干部信訪接待日制度,有效化解了許多信訪積案、老案,受到群眾歡迎。再后來,他到浙江當省委書記,還專門讓浙江省信訪局局長到福建了解信訪工作。浙江信訪局把習書記在福建推開領導干部信訪下基層的經(jīng)驗做了總結(jié),并在浙江全省推開。當時,他作為浙江省委書記,還親自帶著省、市、縣三級主要領導干部到浦江接待來訪群眾,這在全國還是首創(chuàng)。

采訪組:

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期間,您在辦公室工作,請談談他對機關干部特別是辦公室干部提出過哪些要求?

李金賢:

習書記很重視辦公室工作,也很熟悉辦公室工作,所以很體貼辦公室工作人員的難處。我原來在行署辦公室當主任,他來了5個月,就把我調(diào)到地委辦公室。當時我心里忐忑不安,因為自己年齡比較大,比習書記年長十歲,而且我也知道,習書記工作要求高,節(jié)奏快,規(guī)矩也很嚴,計劃性強,我怕跟不上他的節(jié)奏。結(jié)果,他叫我過去談話,好像已經(jīng)摸透了我的心理,講得很直率。他說:“辦公室工作是一個苦差事啊,什么好受的沒有,只有難受。有的人不愿意來,愿意來的人,組織上還不一定看得上。”他這么一說,一下子就讓我放松下來,也把我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他隨后對我提出了辦公室工作需要加強的幾個方面:一是加強制度建設,強調(diào)按規(guī)矩辦事;二是加強干部管理特別是秘書的管理,并說領導的秘書是工作的需要,沒有任何政治上的特權;三是加強學習思考,多下基層調(diào)查研究,抓好落實督察反饋。

習書記總是能夠指明辦公室的工作方向,幫助我們理順辦公室的各種關系,對同志們的工作充分肯定。但工作上需要注意的問題,他也直接提出來,從不含糊。拿文字工作來講,他說文件是用來指導工作的,連標點符號也不能馬虎。他最怕文稿寫成長文,一個報告稿,一般四五千字就可以,但是條理一定要清楚,觀點必須鮮明,要引經(jīng)據(jù)典,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明白,絕不能唱高調(diào),不能講空話、套話。習書記平時看書多、知識面寬,辦公室的同志們都在他的帶動下主動學習充電,素質(zhì)都有很大提高。他也十分懂得辦公室工作人員的難處,有時大家會跟他嘮叨一些柴米油鹽上的事情,他都非常理解。

采訪組:

習近平同志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給大家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您印象最深的有哪些事情?

李金賢:

我對習書記印象最深的事情,首先就是勤奮好學。大家可以看一看他的講話,許多用典都是信手拈來。這都源于他廣泛的閱讀和豐富的閱歷,正可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他什么時候都能擠出時間來看書,而且什么書都看,基本上是把整個空余時間都放在讀書學習上。白天不下鄉(xiāng)的時候,他會準時到辦公室,看文件、看材料,找人談話。業(yè)余時間,就一個人在家里看書。那些日子里,我晚上加班回家,總能看到他的燈還亮著。即使是下鄉(xiāng)最辛苦的時候,晚上也是雷打不動地看書,每一個縣的縣志,是他的必讀書目。記得到壽寧縣下黨鄉(xiāng)調(diào)研,前一天晚上吃完飯,他在縣城溜達,轉(zhuǎn)著轉(zhuǎn)著就轉(zhuǎn)到了新華書店。進了書店門,就看他兩眼直放光。他驚訝地說:“沒想到壽寧縣城書店里還有這么多好書??!”他總共買了八九本,有馬恩列經(jīng)典著作,有馮夢龍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還有一本清末小說《九尾狐》,我覺得非常新鮮。

他親口給我講過,當年在梁家河插隊,是帶了一箱子書下去的,連詞典、字典都帶去,看不懂的字、不理解的詞義,就翻字典、詞典,每天晚上就是在煤油燈下看書,日積月累地讀書。他來寧德,也沒有什么隨行的東西,除簡單的被褥衣服外,全都是書。當時國內(nèi)各地正在流行跳交際舞,年輕人都在學、都在跳。他當時一個人在寧德,但從來沒有見他去跳過一次舞,也沒有去唱過卡拉OK,就只愛讀書。記得有一年元旦,他讓秘書回家探親。晚上8點多,我與時任寧德縣委書記陳修茂不約而同到他家里找他,只見他的書桌上放著幾本書,有一本書正翻看了一半放在燈下。九層之臺,起于累土,他如果不是這樣博覽群書、勤學積累,沒有這樣的態(tài)度和精神,就不可能成就今天的一番作為,就不會形成當今指導中國發(fā)展道路的治國理政思想。

第二,他看事物總是站位很高、立足長遠,深謀遠慮,而不是只謀一時一地。這一點從《擺脫貧困》這本書就可以看出來。當時他為什么要提出“擺脫貧困”而不是“消除貧困”呢?因為他考慮到,擺脫貧困其意義在于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而這種貧困消除起來不是那么容易的,僅僅是一個“擺脫”,就要多少年一步步地努力,“消除”就更難了。所以,這也與他提倡“經(jīng)濟大合唱”,提出“滴水穿石”精神密不可分,不能想著一蹴而就,而要一步一個腳印,動員方方面面的力量,扎扎實實地做工作。他講的這些話,大家都能聽懂,也能接受。

第三,就是他處事果斷、篤定。記得1989年政治風波那年的5月,正是敏感時期,大家說話表態(tài)都比較謹慎。我們寧德地委計劃召開新聞工作會議,但沒想到趕上政治風波進入高潮,誰也不敢出來講話,也不能出來講話,怕講錯,叫人家抓住“尾巴”。大家就商量,要不要把會議延遲一下??闪晻泤s拍板說:大膽開。當時參加會議的有各個縣的縣委書記,還有新聞工作者和各報道組組長。他在會上提出了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鮮明觀點。他說,一是要冷靜分析思考,認清當前形勢;二是要搞好輿論引導,弘揚社會正氣;三是要加強新聞隊伍建設。立足于冷靜思考,他還毫不含糊地對民主問題進行了深刻闡述,講得非常精彩。他說:“社會主義國家的民主,應該是人民利益的一種法制化的體現(xiàn),而不是某一階層、某些人的隨意性,也不是滿足任何一些人、任何一個階層提出的任何一個要求。極端化地去要求別人或者要求國家,其實就是只要求別人對自己民主,而自己則可以不受任何的約束,這是行不通的。”現(xiàn)在來看,這些話依然聲如洪鐘,振聾發(fā)聵。在當時那個時期,大家聽得鴉雀無聲,都覺得這個習書記真是高人,敢講,而且講得在理,很多疑慮都打消掉了。那個時候,各地各種謠言滿天飛,說什么話的都有,可是寧德地區(qū)卻非常平穩(wěn),沒有人跟著瞎折騰。直到那場風波過去之后,各地搞清理清查,習書記在這個會上的講話才引起關注,當時新華社福建分社社長還專門把習書記的講話整理成內(nèi)參報了上去。那個時候,他只有36歲,真是太了不起了。

今天,我們雖然不在他身邊和他共事,但看到他在國際舞臺上自信而篤定的神態(tài),聽到他優(yōu)雅而沉穩(wěn)的講話,我們深深為之折服。他代表中國傳統(tǒng),代表中國形象,也將帶領中國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采 訪 組:田玉玨 薛偉江 李 政

• end •

文章原標題《“習書記把‘公仆日’辦成了‘連心日’”——習近平在寧德(五)》,刊載于《學習時報》2019年5月31日第3版。

責任編輯:葉著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寧德網(wǎng)簡介 版權聲明 聯(lián)系我們 加入我們

寧德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寧德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4001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1309374

廣告聯(lián)系:0593-283132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0593-2876799

寧德市新媒體網(wǎng)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寧德市蕉城區(qū)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

閩ICP備09016467號-17 網(wǎng)絡舉報監(jiān)督專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