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方滋???獨占秋色——山水畫家張長韶
文|李曦源
山水畫家張長韶先生于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畢業(yè)于浙美。如同廿世紀七零前后出生的許多畫家一樣,他們身上都比較集中的沉淀了中國在中西文化交割時期非常獨有的文化經驗。而由于心念的純一,他們在體制多變的社會生活時段卻執(zhí)持著自己的藝術理想,以至于用非常純粹的蘇托亞的藝術狀態(tài)替代生活。這樣以來,這種積淀的身心生活在時代繁復的節(jié)奏中凸現了一種藝術形態(tài)在某種程度上和人的絕秘關系,而這種關系的持護是多么不易!
山水畫家張長韶用自己的內心持護著這種關系,但這不是每個畫家都可以也愿意做到。
其實,氣度的儒儀及言辭的低調或許使我們可以了知其山水意趣中儒統(tǒng)的風儀、莊禪的蕭散與林柯風煙的寥渺。如同我們欣賞元人倪云林的江堤煙樹完全可以觀想中國十三四世紀全真教的精神旨義一樣,畫家的存在即藝術精神的存在,往往承載著其生活與人文的大基調與大背景,或者是對于天地精神所示現的關乎地望愿景。
那么,這種基調是高級的,也是純粹的。張長韶的水墨似乎是接引元人一路,但他從江汀走入了具有鮮明文化身份的“荒野”。盡管在二十世紀中葉美國的一些夊化學家重提了類于中國莊禪精神的荒野哲學,但在中國先秦之前的春秋與東周時代,就已營造了逝去故國的“丘墟”之觀。這種在人文與自然史中曾有人煙遺存或駐逝之地我們皆可稱之為“人類最根本的家園”。
張長韶以其山水精神走入了這個境界,這種荒寒與蕭瑟但又充滿自然生命精神的區(qū)域很容易使人想及大滌子石濤在明亡后對舊京陵那些突兀的山丘的懷念與描寫。
那么,作為山水畫家,張長韶先生通過其水墨藝術噐以明道,或許給予我們更加廣闊的空間與渺遠的思考。而這正是人類當下正在流逝的一種生態(tài)和精神。
最近拜讀了些長韶兄的水墨,筆墨間云霞繚繞,頗有元人意態(tài)。藝術是一個人的見識的直接外露,胸若不染,筆墨至當無塵,觀其畫,想為長韶兄必有此想。
當下畫壇才俊秀出,能堅守國畫之精神者,四顧無幾,長韶兄于閩南偏地,獨一人而守之,其志甚佳,望能不負眾望,任之而遠行。
(作者系福建省文聯(lián)委員、福州畫院專職畫師)
責任編輯:孫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