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紅色遺址成為理想信念教育大課堂
寧德網(wǎng)
新華社消息 10日清晨,延安革命紀念館的長征史實展覽前,62歲的陳德忠凝神佇立,一筆一畫地在筆記本上抄寫著展覽詞。
“親眼看到當年紅軍穿過的草鞋、用過的皮帶,我更加體會到長征的不易。我要把這些資料記下來帶回家去,讓家人也接受教育。”專程從云南昆明趕來的他說。
陳德忠的身旁,游客人頭攢動。紅軍長征路線圖展板下、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圖片前,許多參觀者駐足凝視,仔細聆聽講解員的敘述,不時提出問題。延安革命紀念館工作人員付玲莉說,今年是長征勝利80周年,不少游客遠道而來,就是為了了解這場中國革命史和人類軍事史上的奇跡。
作為中央紅軍長征落腳之地,延安也是中國革命的圣地。黨中央在延安13年,為這里留下了豐富的紅色革命遺跡。如今,遍布延安全市的445處革命舊址吸引著八方來客,亦成為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大課堂。
手持筆記本,身背小馬扎,在窯洞內(nèi)外若有所思,一路上討論個不停……在延安各處革命舊址內(nèi),不時可見各地前來接受教育的黨員干部。他們在紅色遺址內(nèi)接受現(xiàn)場體驗式教學,親身感受革命先輩創(chuàng)業(yè)之艱辛。
王家坪是延安時期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所在地。作為本年度延安市青年干部培訓班學員之一,38歲的延安市城鄉(xiāng)規(guī)劃局規(guī)劃科科長王強,就對在王家坪革命舊址的一次現(xiàn)場教學印象深刻。
在這里,老師向他們講起一段往事:毛岸英剛剛從蘇聯(lián)回到延安,就被毛主席派到農(nóng)村去當農(nóng)民,去上中國的“勞動大學”。置身于歷史的發(fā)生地,腦海中浮現(xiàn)出當年的情景,王強凝神遐想,感觸一新。
“那一瞬間,我突然理解了延安精神,那就是艱苦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具體到我自己,就是要踏踏實實做人、實實在在做事。”王強說,這樣的震撼感“前所未有”。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超過10萬名黨政干部在延安接受各類紅色教育。延安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王亞萍說,延安將楊家?guī)X、棗園、鳳凰山麓、南泥灣等16處革命舊址確定為干部教育培訓現(xiàn)場教學點,設計出各有側重、各具特色的教學主題。
“如在吳起長征勝利紀念園重點講述長征精神,在棗園舊址突出體現(xiàn)延安時期的黨群干群關系、為人民服務的黨的根本宗旨;在楊家?guī)X舊址著重教學新民主主義理論;在南泥灣舊址講授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等。”每年為數(shù)千名黨員干部現(xiàn)場教學上百次的延安市委黨校教授劉延生介紹說。
劉延生說:“看實物、聽史實,了解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引發(fā)精神共鳴。無論對黨員干部還是普通群眾而言,紅色革命遺址都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最佳課堂。”